2018年,临沂市卫计部门将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重点目标是实现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等医疗机构转诊人数增长率达10%以上,城市三级医院门诊量下降率达10%以上,基层首诊率达95%以上;努力实现2020年前全面落实分级诊疗的目标。根据医改工作要求,医联体作为分级诊疗制度载体,我市卫计部门将扎实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2017年,我市卫计部门对郯城县、费县的先行经验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在费县召开了全市深化医改暨医联体建设现场会,提炼出费县健康医疗集团的“县域一体、三医联动、政府兜底、均衡发展”新模式。费县现场会后,总结我市2017年医联体建设成效,在此基础上提出2018年医联体建设目标,并列入市政府重大民生事项和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
为实现以上突破,我市卫计部门重点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在内部机制上努力:
完善权责一致机制。明确政府、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联体建设中的职责定位,形成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政府落实办医主体责任,加大基建投资支持力度,推动医联体基层发挥实效。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服务供给责任,并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有机融合,形成“责任共同体”,以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实现就诊转诊的无缝衔接。
完善政策协同机制。发挥好医保的经济杠杆作用,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预付费机制和结余资金在机构间合理分配的机制。要完善价格引导机制,实施合理的分级定价。要建立医联体——药品采购联动机制,实现医联体药品供应同质化。健全人员保障和薪酬分配机制,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形成“服务共同体”。
完善区域资源整合机制。要通过制定医联体章程,完善组织管理架构和协作机制,形成“管理共同体”,促进人、财、物等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有序流动。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将居民健康改善、服务满意度、三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要做到一次考核透视全局,形成“考核共同体”。
来源:沂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