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际医疗器械(山东)博览会!(新丞华国际会展(山东)集团有限公司)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山东省口腔医院医联体成立

行业新闻

山东省口腔医院医联体成立

发布时间:2017-12-12

 

俗话说,牙齿不好,疾病满身跑,可见牙齿对于全身健康的重要性。临床统计发现,90%以上的人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但长久以来,人们大多认为“牙疼不算病”,口腔疾病的就诊率却不高。出现这种状况,除了患者的口腔健康意识薄弱,口腔专业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重要因素。为促进口腔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我省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11月6日,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揭牌仪式暨山东省口腔医院医联体建设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

    十个人中仅有一人口腔健康
  不久前的第29个“全国爱牙日”期间,国家卫计委公布了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5岁儿童龋患率为70.9%,12岁儿童龋患率为34.5%;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65-74岁老年人中,存留牙数为22.5颗,全口无牙的比例为4.5%。

  “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山东也是一个口腔疾病大省。”山东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口腔医院)院长徐欣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口腔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而临床统计发现,仅有10%的人口腔是健康的,90%以上的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口腔问题。然而,遗憾的是,在临床中,很多患者到医院就医时,往往已经到了满口牙齿松动甚至无牙的状态。

  对此,徐欣认为,口腔医生除了治病,还有宣传教育的职责。而口腔疾病的就诊率低,除了患者自身的认知问题,口腔专业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徐欣指出,很多人认为,牙齿就是一个咀嚼工具,并没有那么重要,“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是大家对口腔尤其是牙齿疾病最直观的感受。实际上,口腔疾病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可能导致和加剧许多全身性疾病,比如,糖尿病与牙周病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口腔中的某种细菌与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细菌一致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而“全身健康,口腔先行”,加强口腔健康的宣教和治疗工作迫在眉睫。

  山东省口腔医院医联体应运而生

  2017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6月,在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上下贯通”。

  徐欣指出,针对现阶段我省口腔专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有关深化医改部署,尽快下沉优势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我省口腔医学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山东省口腔医院依托山东大学、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口腔医学会、省口腔医学质控中心和省口腔组织再生实验室等平台优势,牵头成立山东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口腔医院)医联体。在医联体建设框架范围内,就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双向转诊及公益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首批医联体单位基本涵盖我省主要地市级公立口腔医疗机构共13家,以及三家综合医院口腔科,下一步将联合省内各大综合医院口腔科,并将进一步吸纳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为医联体成员单位。

  据了解,在此次医联体成立之前,自2013年山东省口腔医学会成立以来,山东省口腔医院与省内其他口腔医疗机构已经有了不同形式的合作,为医联体的成立打下了基础。而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落户山东省口腔医院,将有利于完善区域科研协作,方便口腔疾病大数据、大样本的采集,把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临床,增强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

  山东省口腔医院将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据了解,山东省口腔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口腔医院)成立于1992年,是山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和唯一一家口腔重点专病专科医院,素以设备先进、技术精湛、服务优质著称。目前拥有双聘院士2人,泰山学者(含海外、青年学者)3人,齐鲁青年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主任委员2人,山东省十佳医师2人。设有18个临床科室,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20余张,住院病床50张,年门诊量20余万人次,现开设山东省口腔医院城西分院、长清分院等2家分院和济东口腔医院等合作医院。

  徐欣介绍,医联体成立后,山东省口腔医院将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基层医疗需求为方向,根据当地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确定重点专业方向,支持成员单位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建设。向成员单位开放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优先接受成员单位人员进修、硕博在职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在技术方面,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共同探讨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制度建设,提供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安排短期专家组或长期挂职专家的形式,开展临床教学、教学查房、学科指导等活动,根据成员单位需求,提供及时会诊,协助处理疑难病症等。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不断完善双向转诊机制,方便患者就医。

来源:生活日报
Baidu
map